台湾记录片作品集
更多-
狂飙一梦
-
初心2020
-
HD
野番茄
高雄是日治時期的軍事重地,也是二二八事件中遭受嚴重軍事鎮壓的地區。本片尋訪經歷過二戰的台籍日本兵、二二八事件雄中自衛隊成員,及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遺族,他們走過被噤聲的年代,恐懼及創傷如影隨形,成為一生都無法卸下的歷史馱負,鏡頭緩緩隨著他們的日常身影流動,他們從日常中撿拾記憶,還原歷經歷史劫難的生命軌跡,從被迫參戰的無奈際遇,到失去親人又背負標籤、跌宕波折的成長處境,沒有悲憤控訴,只有娓娓傾吐,讓他們重新擁有屬於自己的個體傷痕記憶。 深植在他們身體裡的記憶,也留存在時間、空間的縫隙中,本片亦靜靜凝望散落高雄各地的軍事遺址,見證著工兵的血淚與青春;當倖存者逐漸凋零,就以訴說及凝視抵抗遺忘,記憶猶如在這塊土地上努力生長的野番茄,結出強韌的生命果實,展現堅毅不拔的姿態。
野番茄
-
HD
在云里
#与六轻为邻20年空污下的云林 「《在云里》是一部非常阶级的影片,虽然是在云林的故事,可也同时是全台湾、全球的问题。空污不只是环境问题。」——詹皓中(导演) 云林,早期因森林密集,云雾缭绕般的美景命名,如此美丽的地方,长久以来皆位于发展的边陲位置,主要产业以农、渔业为主;后来,巨大的工厂开始林立,工厂的云烟取代了森林的云雾。 导演从小在云林成长,透过镜头呈现传统农业与石化工业并存的矛盾景观,在经济发展挂帅的价值观下,自然环境和居民是否成了最大的牺牲者? 詹皓中:「我从小在云林长大,四处可见美好的田园风光,但除了农业以外,这里还有巨大的石化工业,人们因为石化工业的存在各抒己见,有人认为政府管制不当造成环境的浩劫,有的人认为石化工业带来良好的经济贡献,更多的人假装不知道,因此我希望透过镜头让大家看看这里发生的故事。」 渐渐,工厂的云烟,取代了森林的云雾… #那些看不见的都在云里 #398根烟囱日夜排放... #荣获台北电影节社会公义奖 导演纪录了3位罹癌居民的故事与许厝分校迁校事件,以及六轻周边环境的异变。 勇夺台北电影节会外赛「社会公义奖」。
在云里
-
光阴的故事-台湾新电影
-
地球迷航
-
HD
寻找神话之鸟
等待一甲子,传说般的神话之鸟现身 顶着黑色羽冠、前端像沾到黑色墨水的橘色嘴喙、一身浅灰白色羽毛,这种在1861年被人类命名以来,就鲜少见到其踪影的燕鸥,究竟只是个神话,还是真实存在世界上? 2000年,一次底片调光机的故障,让生态摄影师梁皆得,在马祖意外发现60几年前被认为绝种的黑嘴端凤头燕鸥。自此,对这传说中「神话之鸟」怀有梦想的人们,穿梭在亚洲各国沿海,以及无数个无人小岛之间,有时遭遇大雨风浪,有时冒着跌入大海的危险,只为了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寻找神话之鸟二十年,它们的数量从八只,到现在约一百只,仰赖迁徙路径上,各国的保育行动。然而,每年夏天台风对繁殖地的侵袭,捡鸟蛋、海洋垃圾、鱼类资源减少等自然与人为破坏,仍然对黑嘴端凤头燕鸥的生存造成庞大威胁。梁皆得跟随各国学者专家,纪录着黑嘴端凤头燕鸥、当地热爱这些鸟类的人们,以及自然环境三者所相互交织的故事。
寻找神话之鸟
-
他们在岛屿写作削瘦的灵魂
-
爱别离苦
-
曼菲
-
我们的球场
-
HD
雪水消融的季节
2017年,年轻旅人刘宸君、梁圣岳在尼泊尔健行,却因罕见风雪受困岩洞。当圣岳在第 47 天获救时,宸君已于 3 天前离世。这个曾轰动台湾的山难,对罗苡珊远不只是公共新闻。他原预计与两人会合,未料天人永隔。收到宸君遗书后,罗苡珊拿起相机走入山,面对宸君遗愿「活下来的人要说出这个故事」。但他透过观景窗直视的,却是另一座充斥歧路的内心之山。为了解决困惑,罗苡珊来到尼泊尔。渐渐地,他脚下道路与宸君当年旅途交叠,模糊了过去与现在、想象与现实,并通往同个目的地…… 本片主角刘宸君受困岩洞时,用尽末梢气力,以书写见证自己的存续。过世后,手稿由幸存的圣岳带回,并在宸君家人同意下,汇集成《我所告诉你关于那座山的一切》。本片与此书源于同一山难,替事件提供更多元的角度。 影片历时7年制作,为罗苡珊首部长片。她讲述年轻人初次面对挚友离世的伤痛经验,探寻山林、性别等主题。影片入围瑞士真实影展、韩国全州影展、意大利特伦托山岳影展,也获台北电影奖赞誉:“触及生死议题,处理方式却冷静克制。摄影和音效技术也不容忽视,大量雪地的写实环境音,透过大自然美景,回映对于死亡伤痛的释怀与感伤。”
雪水消融的季节
-
HD
数电影的人
电影,一项百年前兴起的新科技,没人料到纪录它的材料——胶卷,会在这个时代濒临绝种,被数位潮流给取代。胶卷,在温度18-22度与溼度55度的环境下尚能生存6、70年,但当它暴露在缺乏恒温恒湿的环境里胶卷随时可能开始发酸,影像随之裂解、溶出,而记载在上面的一切记忆也就无法再被唤醒。 台湾有一群人,正参与在这场时间竞赛中,他们隐身于「新加坡工业园区」的片库,这裡一万七千多部的胶卷与百万件的电影文物,成为他们的精神粮食,他们日复一日的在裡头穿梭,带著疑问、带著学习、带著信念。他们在做的,是唤醒这些长年被忽略的胶卷,进而拼凑出那些不复存在的社会氛围和遥远的生活样貌。而这些片库时光,就是电影典藏与胶卷修复者们的日常。
数电影的人
-
摇滚乐杀人事件
-
翡翠之城
-
HD
守护黑面琵鹭
1992年歲末,一群黑面琵鷺在台南七股遭到不明人士惡意槍殺,引發全台民眾高度矚目。當時奉派採訪的攝影家王徵吉,自此也走上長達三十年的守護黑面琵鷺之路。在當年,全世界黑面琵鷺的總數只有不到300隻,這個瀕危物種獲得來自許多國家的關注。 不同領域的愛鳥人,以跨國合作的用心,為開拓黑面琵鷺的生存空間披荊斬棘。其中的奉獻者包括學者、繪本作家、賞鳥人、基層公務員、養殖業者,以及更多的無名英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房黑面琵鷺故事。而專情黑面琵鷺三十年的王徵吉,即使經歷喪妻、罹癌等生命逆境,也仍不改其志。如今,全球黑面琵鷺數量已經超越6000隻,但牠們並非就此高枕無憂,保育之路仍然持續繼續下去…。
守护黑面琵鹭
-
舞径
-
十四颗苹果
-
HD
何处是我家?2023
城市隔著一條河流便能看見重建後的溪洲部落,但是許多來河濱運動的路人卻不知道,這裡有個部落。 族人搬家了,而搬家的距離只有100公尺。但這100公尺的路途之間,不僅跨越了歲月,跨越了背負違章建築的污名,更跨越了過去與現在派系的分歧,但通過儀式,最終讓他們找到了家的位置。而此時此刻移動的感受,就像阿美族語裡「Maro’ay to ko kerah」所說的,在潮汐之間有個安靜時刻,會讓海底生物找到自己的歸宿,自己的家。 張祖淼,一個沒有阿美族名字的人;他是溪州部落第二代,從小在都會長大;父親很早就在身處邊緣的溪洲部落替族人開設雜貨店,店名叫「新原民商店」;張祖淼從小看著河對岸的城市建築,從荒野到繁華;反觀溪洲部落舊址卻因為位置涉及行水區的安全疑慮,必須異地重建。 在政府策劃的「333」模式裡面,由政府負擔1/3經費,另由族人負擔2/3自籌款與銀行貸款的重建計畫裡面,族人被限制家屋產權歸屬部落,雖然這樣能達到「部落自治」,但從一開始家戶身份認定,就驅使原有的家族分散,「搬與不搬」接踵而來的派系分歧,也加深族人的分裂與矛盾。 於是這一年歷經建商不負責任逃跑,族人提早住入尚未完工的家屋,於是每年一度的豐年祭開始了,他們在華美的城市面前,用原始傳統的儀式,弔念過去一同抗爭卻已逝來不及見證「新家」的祖靈們。溪洲部落仍然維繫祭典的傳統,感念土地的靈魂,用原始的傳統儀式,重新凝聚修復過去撕裂的情感。因為他們都是這個家(部落)的一份子。 只是都會區的邊緣還有許多原住民部落,政府策劃的「333」模式,是否真的適用每個形成的河濱部落?
何处是我家?2023
-
神人之家
-
海上情书
-
HD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
回顧1950年代迄今台灣詩壇與文壇,瘂弦的參與及貢獻,幾乎可說是從一個人的身體力行,縮影了超過六十年的現代詩與文化史。 在創作上,公開發表詩作雖然只有12年(1953-1965),然而作品經典淬煉,經過好幾世代潮流的浪頭,仍傳頌不輟。在編輯事業上,從《創世紀》、《幼獅文藝》到《聯合報副刊》,前後45年編輯生涯開枝散葉,以特有的溫情、智識、人緣風度,前溯五四與日據時期文學傳統,從島內到海外,打造文壇盛世。 紀錄片《如歌的行板》從瘂弦現下在溫哥華的日常生活展開,描繪詩人「退而不休」的文學進行式:依據瘂弦廣結人緣的寬闊關懷,與林亨泰、林懷民、蔣勳、席慕容、吳晟、蘇偉貞、黃永武、馬森、阮義忠等好友,回憶詩、副刊與文壇種種,交織呈現詩人與華文文學界的綿密交流;與張默重回高雄左營眷村,同遊《創世紀》創刊與1950年代創作狂飆、抄寫禁書的「左營軍中廣播電台」、「高雄煉油廠圖書室」等場景;南下成功大學,踏訪「旭町營房」舊址,回憶初來台灣的軍營生活與文友結緣;和接任副刊編務的陳義芝一起到圖書館,翻閱昔年《聯合報》副刊檔案,回憶「副刊王」與「副刊高」(高信疆)競爭互動、合縱連橫的臺灣文學副刊盛世。同時,拍攝團隊也隨詩人重返故鄉河南南陽,回到童年住居與學校,踏勘古城人文環境,追索詩人生命與詩意的根基。 歷經大時代變遷、壯闊波湧的文學生活,在本片中藉著抒情詩般的動人影像,生動而優美地鋪展瘂弦的生命之詩,成就了超越「記錄」的傳記電影新風貌。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
-
HD
幸福定格之我愿意
婚纱照是情感的显影,华人社会特有的文化礼俗及真性情都无一遗漏地被记录在婚纱照之中,它让所有人相信,这是一个能用金钱交换具象幸福的造梦工厂。在步入婚姻之前,王子与公主都期待着幸福美满的爱情与未来。另一方,已身在婚姻之中的夫妻,听见的是他们之间的坦诚相谈。回看那象征婚约的照片,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幸福」、或是「爱」,转换成什么样的形式?经历了什么样的困惑?那些困惑,与当初的幸福想象,有着什么样的对应关系?而最后,王子公主终究也正式进入到这个婚姻的循环当中。本片以台湾与大陆两对拍摄婚纱的新人做为对照,并呈现婚纱产业中的关键者:婚纱摄影师的观点,尝试从一个轻松却不轻易的视角,带着观众一起翻开那本尘封于华人家庭中的某个角落的婚纱相本,从日常生活的淬炼中,回望那个幸福的片刻。
幸福定格之我愿意
-
冲天2015
-
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
-
HD
我们在这里生活
他们在台湾与越南之间漂浪迁徙,寻求更好的生活。有选择或没有选择地,在这距离越南1700多公里远的岛屿落锚,成为我们。 没办法选择在哪里出生,定邦流着台湾爸爸和越南妈妈的血液,边打工边自学,跌跌撞撞,朝着成为电影导演的梦想前进;北越的小芳、南越的金线,选择与台湾人结婚,养儿育女,操持夫家生意,为家庭累积理想未来的资本;曾在台湾帮佣多年的阿问,回越南后盖了三层楼的家,视野已经不同的她,即使借钱也要让两个儿子文山、文进再到台湾工作,见识外面的世界。 来往台湾和越南的他们,见证两地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感受复杂的人际冲突与冷暖,用生命写下跨国移动的一行短句,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寻常风景。 我们不一样,拥有不同的条件与机会。相同的是,不确定自己的选择对不对,不知道未来在何方,也许在台湾,也许在越南。 我们都一样,以个人微小的力量,在广大的世界里求生存。移民和移工,如落地的水笔仔,只要有水,就能活。未来,也许就从这里的生活开始。
我们在这里生活
-
还有一些树
-
费尔的旅程
-
拟音
-
我们的那时·此刻
-
他还年轻
-
云之国
-
HD
助守在异乡
A busy Nanny School in Indramayu (West Java) is preparing hundreds of women each year for life as domestic workers abroad. Help is on the way? explores the various characters that undertake the require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following them from the village to the school, into Jakarta and eventually working abroad in Taiwan. We als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agents, teachers and personnel at the school. It is at times an emotional journey but also funny, enlightening and a little competitive, offering a unique insight into a lifestyle not often seen on screen.
助守在异乡
-
HD
神殿2019
如果一個生命存活了上千年,通常會被讚譽為「神」。那麼,身處在四周都是上千年的巨木群中,就是進入活靈、活現的「神殿」。人,理當感受得到天地神聖靈性? 台灣的森林生態系特色,從海岸水域到四千公尺的高山環境中,分布著四千四百多種原生維管束植物,部分種類是兩億年前的冰河孑遺植物,有些物種更深具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的價值。例如,「紅檜」、「扁柏」、「台灣杉」、「玉山圓柏」,皆是台灣特有珍貴古老樹種,更受到國內外植物生態學界的重視。 《神殿》紀錄片以獨特觀點,詮釋古老森林美學、生態哲學內涵。影片中植物學家陳玉峰教授用敬畏、讚嘆的視野,演繹植物演化史,以及森林生態系的多樣性與功能,同時以環境倫理的觀點,講述台灣霧林生態系統的奧妙;也映照出人類與山林水土環境的互動關係。
神殿2019
-
唬烂三小
-
黑仔讨老婆
-
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
-
10-10
-
火力全开2016
-
纵贯线演唱会
-
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
-
神戏
-
正片
逆者
On the surface, Jeff is a success. At the height of his career as a financial analyst, Jeff bankrolls an annual salary in the 7 digits. But deep down, he lives a numbing existence, feeling empty and devoid of purpose. One day, Jeff decides to walk away from it all. Leaving behind a cushy job, trading in briefcase for boxers, Jeff trains to become a Mixed Martial Artist. A year ...
逆者
-
水路远洋纪行
-
海之岸
-
HD
大侠胡金铨
《大侠胡金铨》将分为两集上映: 第一部曲——《先知曾经来过》:以编年史的方式逐部介绍胡导演的经典电影,让观众感受他的电影魅力,并透过重要学者及影评人们解析电影美学,再加上和胡导演合作过的重量级影人如徐枫、郑佩佩、王童、徐克、吴宇森、洪金宝等,一一分享当时的回忆与细节,逐步揭露胡导演的电影方法、美学风格,和他投入艺术之风范与疯魔行径。 第二部曲——《断肠人在天涯》:细说从头讲述胡金铨飘泊一生无以为家的宿命,从北京、台湾、香港到美国,这样的宿命如何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如何影响他的艺术生命轨迹。尤其在他晚年仍努力企图创作拍片,却一直壮志未酬的岁月,并非大家所想像风光。他是个创造时代的人,也是个在大时代翻转中,时不予我的孤独英雄。 片中并透过胡金铨一手栽培,也是《龙门客栈》《侠女》男主角石隽的脚步,重返当年拍摄场景,让镜头仿佛穿越时空,闪回当年的点点滴滴。侠客老矣,却不放弃追寻五十年的恩师记忆,如师如父,情谊真挚。 ★ 电影大师胡金铨是影坛的武侠巨擘,一生作品不多,但开创全新武侠电影手法,作品奠定武侠电影的类型 ★ 《寻找背海的人》导演林靖杰记录了胡金铨的导演养成,探讨他的电影美学及他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 第一部曲集合曾与胡金铨合作影人石隽、吴宇森、徐克、洪金宝、许鞍华、徐枫、郑佩佩、王童及影评人焦雄屏、闻天祥、黄建业等人回忆访谈 ★ 第二部曲从北京、香港、台湾到美国,发掘生活对胡金铨作品的影响,去理解胡导演如何成为一位独特的艺术家 ★ 罕见从胡金铨的亲人、亲近友人口中回忆一代大师的生活点滴,让观众更了解他的一生及创作
大侠胡金铨
-
逆者
-
建筑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