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记录片作品集
更多-
HD
丽塔·莫雷诺一个决定追逐梦想的女孩
Talented, energetic, and full of joy, Rita Moreno has been dazzling audiences for over 70 years. Whether showcased on television, film, or stage, her artistry transcends singing, dancing, and acting, as she continuously reinvents herself and pushes creative limits. Moreno is a pioneer and one of the most authentic performers of our time, and she has the EGOT status to prove it.
丽塔·莫雷诺一个决定追逐梦想的女孩
-
查理·布朗,你是谁?
-
HD
在世界尽头相遇
这部纪录片的编剧、导演和旁白均由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来担当,记录了他与剧组前往南极洲拍摄当地生物、居民以及独特地理风貌的历程。这部纪录片并不是一部关于南极著名的企鹅的影片,而是去探索南极的人类生活,以及壮丽神奇的南极洲美景。他们前往由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会南极计划部门运作的南极洲最大的科学研究中心——位于罗斯岛的麦克默多站进行拍摄,在当地采访了一些在作业、后勤、IT和维护等方面提供支援的成员后,他们陆续前往海豹基地、潜水营地等南极洲人类扎营的地点,沿途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做了很多包括细胞生物学家塞缪尔·宝泽(Samuel Bowser)、动物学家占·保罗斯基(Jan Pawlowski)、企鹅研究学者大卫·安利(David Ainley)等在内的简短访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拍摄探索的并不在于展现科研领域,而在向大众揭示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本片提名2009年第8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在世界尽头相遇
-
HD
乐器1998
Excellent cinematography is displayed in the film-Cohen utilizes various types of film, from super 8 to 16mm. Fugazi, being the greatest medley of musicians to emerge from the DC area, is depicted on screen in an 115 minute documentary. The video includes really neat live footage, as well as some bonus material.
乐器1998
-
向古巴人致意
-
HD
佛教世界的七大奇观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达多·乔达摩(佛教信徒尊称释迦牟尼)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创立,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地区有过广泛的影响。佛教目前从人数上来说为世界第四大宗教,位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之后,全世界约有4亿左右信众。“佛”,全称“佛陀”,意思是觉悟者。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生死。惟有断灭贪、嗔、痴的人才能脱离轮迴,悉达多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道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从悉达多的教训裏,看透苦迫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现在的佛教按教理划分可分为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两大隻。佛教按历史时期划分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三个时间段,其中部派佛教又被称为小乘佛教。佛教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二大传承,随着藏传佛教的出现,北传佛教又分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佛教按修行和传授方式可分为显教和密教。密教大致包括了印度的金刚乘佛教和西藏的藏传佛教。按显教密教划分法,除了密教其他的就全部是显教。详细的分类请参考佛教宗派。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东亚及南亚等地区。
佛教世界的七大奇观
-
HD
大路朝天2015
湖南的一个普通而平静的村镇,一条等待动工的省级高速公路即将穿过这里。因为这条造价高昂的道路,许许多多以修路为业的外地人和各种施工机械潮水般涌向这里,在接下来的三年多的寒来暑往里,他们将扎根于这个陌生的地方获取利益,同时也洒下汗水与血水,甚至可能一不留神失去宝贵的生命。 随着他们的到来,当地的村庄和百姓也面临被影响被改变的命运:田地征收,房屋拆迁,庙宇重建,而人心和道德也一再经受微妙而持久的冲击。修路者和当地人,两个不同群体的生活和命运与这条道路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交织,偶尔冲撞,或喜或悲,或苦或乐。某种意义上,这条历经艰辛的道路是国家发展之路的一个象征。
大路朝天2015
-
HD
传奇字体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纪录片《传奇字体》,讲述了Helvetica字体从起源诞生到它的特性和影响力,影片访谈了不同时期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畅谈这款简洁、直接、醒目的传奇字体背后的故事。 1957年,新字体Helvetica由麦克斯·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在瑞士Münchenstein的哈斯铸造所作为排版铅字制作。新的工业化时代正在来临,这种容易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形式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很快风靡世界。2007年,Helvetica字体诞生满五十周年。Helvetica字体已然存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任何一处角落,几乎成为了工业文明和机械化的象征。
传奇字体
-
美国男孩关于史蒂文·普林斯的一份简介
-
HD
孤身绝壁
亚历克斯•霍诺德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徒手攀岩大师,或许有之一,或许没之一。总之喜好无保护徒手攀岩的我想应该都是大师,因为在这项世界上可能是最危险的极限运动中,任何技艺不精的人都活不到成为大师的那一天。 从名称你就能知道,他们攀岩的时候是徒手无保护的(当然允许用镁粉了),攀岩过程中有任何闪失就只有一个后果:从高空直接自由落体。 《孤身绝壁》这部24分钟的纪录片就是拍摄亚历克斯•霍诺德无保护攀登犹他州锡安国家公园“月光拱壁”(370米)以及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半穹顶“西北壁常规线路” 的过程。这都是首次有人无保护徒手攀岩登顶成功。 这两处攀岩路线按照约塞米提难度系统(Yosemite Decimal System)(简称Y.D.S.)的分级,分别是(V, 5.12+, 9段)和 (VI, 5.12a, 23段),也就是说必须要借助器械才能进行攀登,绳子和保护是必须的。而亚历克斯•霍诺德就凭借一袋镁粉完成了攀登过程,其中高达370米的“月光拱壁”中,有一段长达215米的绝壁,只有一条宽约2.5厘米的垂直岩缝,霍诺德完全凭借手指固定身体攀过这一段绝壁。 而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半穹顶“西北壁常规线路”则高达600米,即使现代攀岩者用绳索保护和借助器械,一般都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完成攀登(历史上首攀成功是在1957年,凭借器械和绳索也花了5天时间)。霍诺德继续凭借一袋镁粉完成了登顶,耗时6小时。 《孤身绝壁》(Alone on the Wall)是班夫山地文化电影节中国巡展影片的一部
孤身绝壁
-
达格雷街风情
-
一代财富
-
探险家最后的特普伊山
-
HD
野性的巴尔干
The Balkan Peninsula is notorious for being one of the great battlegrounds of history. And yet, it possesses another side unknown to many, where ancient forests and vast wetlands harbor pristine wilderness, and sheer cliff walls and desolate plateaus preserve a seemingly unchanged past. Surveying these striking and stark landscapes, one might think they’ve ventured into the Middle-earth of J.R.R. Tolkien’s Lord of the Rings. Indeed the Balkan Peninsula is home to a variety of regions that border on mythical. In Croatia’s Kopacki Rit Wetlands, land mines keep people away, but enable native wildlife to thrive. Further south, Montenegro’s Tara River carves through Europe’s longest and deepest canyon, and neighboring forests provide refuge to rare animals such as the Balkan Lynx. To the east, millions of birds flock to the Danube Delta to feast on swarms of mosquitoes. And at the west of the Balkans is Skadar Lake, a remarkable landscape of peaks and water. This is a journey to a world s
野性的巴尔干
-
全身小说家
-
七个不同年龄的女子
-
我曾是个士兵
-
HD
我的强娜威
黄乃辉是一个脑性麻痹患者,表面上他是弱势者,但是他对人生的企图心比一般人还要大。为了想要自己的家,三年前,他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娶了小他20岁的柬埔寨新娘强娜威,生下可爱的女儿静慈,圆了人生的梦想。 但是,为了经济问题,两个人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强娜威必须帮助贫穷的柬埔寨娘家,黄乃辉想要保护自己的家。这对终身伴侣展开了一连串跨国婚姻的激烈战斗,这些战役横跨着性别、年龄、文化与阶级的鸿沟。柬埔寨的公主与台湾的王子,什么时候才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获奖情况: 《我的强娜威》 入选台湾国际民族志影展(2003) 亚洲电视奖最佳纪录长片奖入围(2003) 第二届卓越新闻奖最佳专题报导奖入围(2003) 入选世界公共电视INPUT影展 (2004) 美国纽约广播电视博物馆永久典藏(2004) 入选德国柏林亚太电影节(2005)
我的强娜威
-
HD
龙虾汤
冰島西南海岸雷恰角半島的格林達維克,是個以漁業為生的港口小鎮,人煙稀少、冰天雪地。鎮上有間樸實但獨一無二的「碼頭咖啡」,每天清早,店主人烹調著招牌龍蝦湯,以油滑香熱、噴鮮濃郁的熱湯和熱咖啡,迎接每一個在港邊海風呼嘯的日子。退休的老漁夫,固定在此與老友喝咖啡、聊是非;不時舉辦的音樂演奏會、追思會,傳唱著小鎮故事並凝聚社群記憶。牆上掛的航海照片與「捕魚英雄榜」,記錄了這座小鎮與人們昔日的輝煌。彷彿佇立在世界盡頭的咖啡館,為這當地人自述「除了捕魚,什麼都沒有」的地方,注入了不可或缺的人情與活力。 本片真實呈現一間在碼頭邊屹立不搖的暖心咖啡館,近半世紀迎接大小漁船來來去去,見證小鎮漁業盛衰、觀光熱潮興起,以及周遭地貌變化。在天寒地凍之中,更見一個空間經年累月形塑起的社群連結與情感羈絆,物換星移,依然暖心且暖胃。
龙虾汤
-
玫瑰艾勒沙
-
HD
疯狂汽车秀启示录
你有没有想象过在核子爆炸后或是巨型彗星碰撞后的驾车体验?也许没有人认真思考过。本片将告诉你答案。快来加入Richard Hammond和James May一起体验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你将看到如何在核子冬天的永久黑暗中驾车去上班;在只有两名车手的情况下,如何让赛车运动依然保持原有的激烈和刺激;如何让你的爱车突破最后的审判日的野蛮枪林弹雨;当地球上只剩下一罐汽油时,你会如何驾车出行,等等等等。
疯狂汽车秀启示录
-
HD
千阳
The film accompanies Magaye Niyang, a star of Touki-Bouki, a 1972 classic directed by her own uncle Djibril Diop. Following this path, we are witness of Niyang travel to a special screening of the film, which has a public release in his old town. Niyang seems detached and with a heavy longing from the past, and therefore, the film debris permeates everything with unescapable sorrow and fascination. Diop film is, first and foremost, a nostalgic travel through memory, time and recreation. It is also a watermark in contemporary experimental documentary, a very intimate portrait of a lost long journey through the past that isn’t returning anymore, a detachment of rejected fame, recognition and connection which is heavily grounded on a legacy that belongs to the past, and that connects directly to a country (Senegal) and its heritage, which is sometimes feel excruciating for the old ones (a testimony such as the taxi scene in the film, where the cab driver longs for changes, and claims tha
千阳
-
退场安乐死的权利
-
HD
幼儿园
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孩子的心中没有对错,就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强加了许多来自大人的既定价值观。孩子无所顾忌的言语,似乎也折射出一些不难捉摸的意味…… 本片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观察和准备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历时14个月前期拍摄工作结束,于2004年3月正式完成后期制作,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幼儿园
-
HD
自梳2010
自梳 拍摄地点:广东佛山 作者:骆仪 录音:赖格贤 参展纪录 2010英国Exposures电影节 最佳纪录片提名 2010波兰Aspekty视觉人类学电影节 2010约旦短片节 2010印度马杜莱国际纪录片与短片节 2011印度国际女性电影节 2011土耳其国际Filmmor女性电影节 2011爱沙尼亚Worldfilm塔图视觉文化电影节 2011英国RTS皇家电视学会学生电视大奖 2011云之南纪录影像展 这是一个关于抉择的故事。清末民初,在二十几岁时,面临顺从父母之命还是立誓终身不嫁的选择,广东地区的不少女性都选择了后者。已立誓的姊妹帮她们挽起发髻,她们成为了“自梳女”。自梳女不做家庭妇女伺候丈夫和孩子,而是在工厂劳作半生,在养老院度过晚年,一生独立。如今,仍健在的自梳女大多年届九十。回首一生,她们的讲述里有骄傲、有孤独,但无悔:“那会儿时兴自梳!” 作者阐述 自梳女现象曾广泛存在于清末民初的广东地区,是经济发达、民风开放与传统观念多种因素杂糅的结果,在解放后消失。如今仍健在的自梳女已寥寥可数。作为在广东长大的女性,我从小听说“自梳女”的故事,一方面是要抓住最后的机会把这种独特的现象和她们的人生故事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有感于当今社会仍然以婚姻状况给女性贴标签(如“剩女”),想要讲一个古老的故事引起一些思考。大部分“自梳女”识字有限,并不知道什么是女性主义,但她们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非常强。而她们对誓言的坚守,到底是独立还是传统?是固执还是看透?这种选择是对是错?在生命接近终点时如何看待年轻时做出的选择?我在片子里问了许多问题,她们的回答要比我想象的简单得多,拍完后我却感到这些问题更难回答了。 骆仪: 八零后,曾于广东某报担任记者编辑数年,2009年赴英国伦敦学习纪录片制作,现居北京。 作品年表 自梳(2010)
自梳2010
-
HD
火星火星上的一天
An epic journey revealing the real Mars, as you've never seen it before. Using data from orbiters and rovers to build accurate views of the red planet and uncover its secrets. On a single circuit of Mars from dawn to dusk, encounter monster volcanos, ancient lakes, alien ice-worlds and spacecraft crash sites. Explore humanity's Martian obsession, join the relentless search for life there, and hunt for a human home on the red planet's surface.
火星火星上的一天
-
HD
回忆立陶宛之旅
Reminiscences of a Journey to Lithuania de Jonas Mekas États-Unis, 1972, 16mm, 82’, coul., vostf musique : Konstantinas Ciurlionis « Cette œuvre est composée de trois parties. La première est faite de films que j’ai tournés avec ma première Bolex à notre arrivée en Amérique, surtout pendant les années 1950 à 1953. Ce sont les images de ma vie, de celle d’Adolfas, de ce à quoi nous ressemblions à l’époque ; des plans d’immigrants à Brooklyn, pique-niquant, dansant, chantant ; les rues de Williamsburg. La seconde partie a été tournée en août 1971, en Lituanie. Presque tout a été filmé à Seminiskiai, mon village natal. On y voit la vieille maison, ma mère (née en 1887), tous mes frères célébrant notre retour, les endroits que nous connaissions, la vie aux champs et autres détails insignifiants. Ce n’est pas une image de la Lituanie actuelle, ce sont les souvenirs d’une "Personne déplacée" retrouvant sa maison pour la première fois après vingt-cinq ans. La troisième partie débute par un
回忆立陶宛之旅
-
布莱恩·约翰逊漫长的承诺之路
-
工厂1971
-
恐龙再现
-
打板
-
Professional 行家本色漫画家井上雄彦的工作
-
HD
北京出租车
北京出租官方网站: 《北京出租车》是导演王淼的第一部长片纪录电影。王淼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本科经济学位,后定居纽约,曾从事摄影、设计等工作,出于对电影的热爱,她考取了美国Parsons艺术学院电影及设计研究生学位,2007年,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短片《Yellow Ox Mountain》,这部纪录片在全世界20多个电影节上播放过,并曾在Dallas的亚洲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短篇纪录片奖。王淼还曾为《国家地理杂志》频道剪辑节目,为建筑设计师Steven Holl做过两个纪录片。她还在Maysles中当助手。(MAYSLES因为聚集了大批的有名纪录片导演而出名,被称为“纪录片导演的传奇殿堂”) 影片讲述三个出租车司机在奥运会前的北京两年间的点滴生活片段,以他们的视角去反映出北京为了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些方方面面的变化。在奥运会期间,出租车司机是北京的窗口,他们离中国的心脏最近,他们一天14个小时都在听广播和谈话节目,这些出租车司机可以谈天说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通过出租车司机这一个社会小层面,真实反映了北京很多独特而与众不同的气息;从某种角度来讲,出租车司机们是一个城市最好的见证。 《北京出租车》曾入选去年的圣丹斯电影节,并获邀在今年3月份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举办的SXSW艺术节进行展映。 转载自“时光网”
北京出租车
-
秉爱
-
浪荡岁月
-
卡拉瓦乔灵魂与血液
-
HD
凝视深渊
故事的主题是关于“死刑”:他采访了死刑服刑人员、警察、受害者的家人,影片冷酷而阴郁,它逼我们面对这一道德模糊的领域。而从影片的片名,我们也不难看出赫尔佐格借此“凝望人类灵魂深渊”的目的,这应该让电影与传统的探讨死刑的纪录片有所不同。 幕后制作 68岁的德国导演赫尔佐格在美国采访了多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人,拍摄成纪录片《凝望深渊》。赫尔佐格说:“人不应该被你的国家处死,这件事一点争论的余地都不存在……我认为惟一的例外是战争状态。” “美国有34个州仍存在死刑判决,其中16个州目前仍可执行死刑。执行方式是致命药物注射,仅犹他州仍有枪决。作为客居美国的德国人,我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我尊重但不赞同美国的死刑。” 维纳·赫尔佐格的四章节纪录片《深渊》,每一章的开头都重复这句画外解说。画面内,镜头扫过空无一人的刑前羁押室铁栅栏,扫过墙边长桌上的烛台和圣经,再经过一小段走廊进入行刑室,让观众看那张空荡荡的注射床。 接受过赫尔佐格第一次采访后六个星期,死囚詹姆斯·巴恩斯写信给赫尔佐格,暗示他将再供出自己犯下的两件命案。他后来确实招供。“他们的罪行是凶恶的怪兽,但他们并不是怪物,就是人。”赫尔佐格这样形容自己拍摄《死囚》的态度。 201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的几处死囚监狱,这位时年68岁的德国导演采访了多名等待行刑的死刑犯人。其中名叫迈克尔·佩里的死囚,在接受他的采访拍摄8天后被执行死刑。他们基本都经历了持续数年甚至更久的上诉、补充证据、复核之类程序,甚至有的多次被下达了执行令,又都撤回。除了佩里,其他受访者直到影片首映时仍活着。 以佩里为主要人物的纪录长片《深渊里》,2010年9月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11月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展映。另外的5名囚犯分别成为4部纪录短片的主角,2011年2月14日在柏林电影节的特别放映单元首映。 赫尔佐格在十六七岁时就梦想着拍一部电影,讲德国一座戒备最森严的监狱的故事,那时候他看了一些新闻报道,“我只能说我得下跪感谢上帝那时候没让我拍成,因为那想法太蠢太幼稚。”他在《死囚》映后的现场交流中说。 拍监狱的梦想一直存在,几年前他突然对拍摄死囚萌生了强烈兴趣,最令他入迷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怎么死。他们知道。” “你只有50分钟” 佛罗里达州的死囚监狱里有大约400名囚犯,詹姆斯·巴恩斯是其中一员
凝视深渊
-
井上雄彦 最后的漫画展
-
HD
捷克斯洛伐克60年代新浪潮电影二十五面体
The 2-part feature-length documentary "25 ze šedesátých aneb Československá nová vlna" ("25 from the Sixties, or Czechoslovak New Wave") presents a complex 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 Czech and Slovak New Wave in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context of the 60's. 25 fundamental films commented on by their makers and film historians offer the viewer a dramatic insight into the golden era of Czechoslovak cinema. The documentary is a follow-up on the biographical TV series "Zlatá šedesátá" (Czech Television, 2009), based on the filmmakers' personal remembrances. As opposed to the series, the documentary presents the Czech and Slovak cinema of the 60's in the national, international and also inter-generational context. It describes the ways the New Wave crossed the existing artistic boundaries, how it variegated the world cinema and where it left an ineffaceable impression. It analyses the work of filmmakers in a state-funded cinema, under the pressure of ideological demands on one hand and comme
捷克斯洛伐克60年代新浪潮电影二十五面体
-
排骨
-
列宁的三首歌
-
HD
世界残酷奇谭 2
Mondo cane (A Dog's World, 1962) is a documentary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Italian filmmakers Paolo Cavara, Franco Prosperi and Gualtiero Jacopetti. The film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travelogue vignettes that provide glimpses into cultural practices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intention to shock or surprise Western film audiences. These scenes are www. 5233tv.com presented with little continuity, as they are intended as a kaleidoscopic display of shocking content rather than presenting a structured argument. Despite its claims of genuine documentation, certain scenes in the film are either staged or creatively manipulated to enhance this effect.
世界残酷奇谭 2
-
农人日记
-
北极熊2022
-
关口知宏铁道之旅 欧洲篇 英国
-
HD
中华未来主义
"Sinofuturism is an invisible movement. A spectre already embedded into a trillion industrial products, a billion individuals, and a million veiled narratives. It is a movement, not based on individuals, but on multiple overlapping flows. Flows of populations, of products, and of processes. Because Sinofuturism has arisen without conscious intention or authorship, it is often mistaken for contemporary China. But it is not. It is a science fiction that already exists. Sinofuturism is a video essay combining elements of science fiction, documentary melodrama, social realism, and Chinese cosmologies, in order to critique the present-day dilemmas of China and the people of its diaspora. With reference to Afrofuturism and Gulf Futurism, Sinofuturism presents a critical and playful approach to subverting cultural clichés. In Western media and Orientalist perceptions, China is exotic, strange, bizarre, kitsch, tacky, or cheap. In its domestic media, China portrayed as heroic, stable, histo
中华未来主义
-
HD
细细的蓝线
本片采用了事件重现的方法再现了1976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一起枪杀警察案。导演埃罗尔•莫里斯(Errol Morris)11年后采访了被判死刑、后转终身监禁的犯罪嫌疑人兰道•亚当姆斯(Randall Adams)、指证亚当姆斯的惯犯大卫•哈里斯(David Harris)、当年案件审判的三位证人米勒夫妇和麦克•兰道(Michael Randall),以及参与此案侦破与审判的警察、法官与律师们。通过不同人物对案件发生情形不同角度的描述,莫里斯成功证实了亚当姆斯的冤屈,并借片中一位公诉员之口点名警察是区分一个民主社会与极权的“细蓝线”。 此片的公映在美国引起极大反响。德克萨斯罪犯申诉庭推翻了对亚当姆斯的判决。由于达拉斯拒绝对此案进行重审,亚当姆斯终于1989年被无罪释放,后成为积极反对死刑的社会活动家。本片也成为美国纪录片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赢得国际纪录片协会大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并入选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保护名单。
细细的蓝线
-
HD
墙
这部围绕着以色列隔离带的纪录片由出生在摩洛哥的犹太女导演Simone Bitton制作。对以色列国防部长的访谈贯穿全片,他声称隔离带的作用是防止阿拉伯人恐怖袭击与盗窃,这条每千米造价200万美元的隔离带根据作用与施工环境的不同有多种构建形式:农田上的铁丝网妨碍了阿拉伯农民收获果实,有时只能看着果实烂在地里;居民区中间的水泥墙、哨卡分开了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孩子们在高墙下成长……为养家糊口而参与围墙施工的巴勒斯坦工头叮嘱导演去掉他的形象,因为这可能导致他被追杀。在影片最后,加沙地区又一次被封锁了。 本片获2004年马赛纪录片电影节最高奖。2005年圣丹斯电影节纪录类评委会特别奖。
墙